近来,国内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热度和关注度持续飙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整车企业开始积极参与其中。
以特斯拉为例,根据其发布的数据,2021年在特斯拉新的回收系统中,电池材料回收率已达到92%,且在已经开启的电池回收服务中,可以处理不再满足客户需求的任何动力电池,而报废的锂离子电池可实现100%回收利用。2021年,特斯拉共回收1500吨镍、300吨铜和200吨钴。 同样,奔驰在不久前也将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提升和拓展至全球战略层面,扩大在全球范围内的电池回收。目前奔驰在德国已经建设电池回收工厂,回收率将达96%。预计德国的动力电池回收工厂年回收处理能力可达2500吨,可回收包括镍、钴、锂及石墨等材料,经过再循环处理可为梅赛德斯-EQ系列车型生产超过5万个电池模块。与此同时,奔驰也计划与中国、美国的相关企业合作,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业务。
车企缘何积极投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随着新能源汽车规模的不断扩大,动力电池退役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动力电池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等因素,整车企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中。正如BM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动力电池原材料等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相关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在这个背景下,增加再利用材料的使用,减少对珍稀原材料的依赖,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是必然的选择。 一边是有效减排,践行“双碳”目标;一边是缓解动力电池原材料供应和价格难题,车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似乎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名利兼得”的上佳选择。BM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通过与HY循环合作的动力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可降低矿产资源开采中70%的碳排放量,同时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也明显减少。 除了一定程度上缓解动力电池原材料供应问题和助力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减排之外,通过动力电池的有效梯次利用,也使企业整个大循环更加绿色、可持续。
2020年,BM集团就与HY循环合作开发废旧动力电池在工厂叉车上梯次利用的场景,成为中国首家实现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汽车制造商。此次BM集团与HY循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将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应用范围拓展至整个沈阳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