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价格引发市场热议,甚至有的动力电池回收价格超过了新货。
资料显示,目前来看,国内对于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和利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再生利用,另一种是梯次利用。
当前主要以梯次利用为主,即当动力电池报废之后,其内部的化学成分是不变的。旧电池不能在新能源汽车上继续使用,但是可以运用到其他领域,比如说低速电动车、路灯、供电基站甚至储能等,当电池无法进行梯次利用时,则需要进行回收拆解,做资源化处理。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汽车退役的电池大约有25GWh,也就是20万吨左右,而到了2025年,退役的电池量预计可以达到116GWh,也就是78万吨。到2030年,退役的锂离子电池数量有可能会达到1200万吨以上。
利益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掘金这一市场。国内目前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种是动力电池厂商生产出的次品和整车企业在装备过程中产生的次品;一种是使用后的废旧电池。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资源的紧缺,吸引各路资本争相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其业务模式也不尽相同。某些材料厂商,为进一步丰富锂原料的多元化供应渠道,实现锂、镍、钴、锰等金属的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以及为完善产业链为电池生产商及电动汽车生产商提供了可持续的增值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与来自电池生产业务客户的关系,计划未来将建立每年可回收10万吨退役锂电池的大型综合设施。
而某些电池厂商,则选择和第三方回收企业合作,双方通过“废料换原料”的合作模式,即将废电池及电池废料交付第三方,第三方通过绿色处理的方式,将废电池及废料提取出镍钴锰等金属,并生产出电池级镍、钴、锰硫酸盐、三元前驱体或正极材料,并作为电池生产的原料交给电池厂商。
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是一个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也是资金密集型的特殊行业,电池里稀有金属的高效回收,对于电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平衡新品市场价格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随着2016年三元电池装机潮开始,6年后即2022年退役期的到来,回收市场的体量会更大、参与者也会更多,而回收市场的产业化标准、规模化网络、商业模式、回收体系等都迫切需要快速建立、健全起来。